其毗陵郡今江苏常州
其毗陵郡:今江苏常州。
毗陵郡中一个士人的家里有个女儿,姓李,年方十六岁,颇能够写诗,而且还有很多佳句,大多都被吴人所得。她曾著有《拾得破钱诗》说:“半轮残月掩尘埃,依稀犹有开元字。想得清光未破时,买尽人间不平事。”还有《弹琴诗》说:“昔年刚笑卓文君,岂信丝桐解误身。今日未弹心已乱,此心元(原)自不由人。”虽然诗句比较有情致,但却并非是适合女子作的。
《艺文二》卷和《艺文一》卷相同,都是对音韵学、文字学的研究探讨,大多属于诗学范畴。
切韵之学其 ,本出于西域。汉人训字,止曰“读如某字”,未用反切。然古语已有二声合为一字者,如“不可”为“叵”“何不”为“盍”“如是”为“尔”“而已”为“耳”“之乎”为“诸”之类,以西域二合之音,盖切字之原也。如“輭”字② ,文从“而”“犬”,亦切音也。殆与声俱生,莫知从来。
其切韵之学:反切法为汉字注音的学问。始于佛教传入中国之后,西域的僧人经常使用梵文和汉文相互注音的方法。后来便创出用汉字表示的声母和韵母,这也是古时候人们的主流拼音方式。輭:也就是“软”字,在古籍中这两个字可以通用。
用反切法来为汉字注音的学问,原本发源于西藏。汉代的学者为汉字注音的时候,只称“读如某字”,还没有使用过反切法。然而古语中已经有两个发音合为一个字的例子,比如“不可”为“叵”“何不”为“盍”“如是”为“尔”“而已”为“耳”“之乎”为“诸”之类的,使用的是西域用两音(声母和韵母)合为一个字的方法,这大概是反切用法的源头。比如“輭”字,右边结构是由“而”“犬”合音而成,这也是反切拼音。大概拼音和语言是一起产生的,并不知道它到底是从哪里来的。
幽州僧行均集佛书中字,为切韵训诂,凡十六万字,分四卷,号《龙龛手镜》,燕僧智光为之序,甚有词辩。契丹重熙二年集。契丹书禁甚严,传入中国者,法皆死。熙宁中,有人自虏中得之,入傅钦之家其 。蒲传正帅浙西② ,取以镂板。其序末旧云:“重熙二年五月序。”蒲公削去之。观其字,音韵次序皆有理法,后世殆不以其为燕人也。
其傅钦之:傅尧俞,字钦之,今山东东平人,官至中书侍郎。蒲传正:蒲宗孟,字传正,今四川南部县人,官至尚书左丞。